學歷及資歷
- B.A. WHU, M.Phil. CUHK, Ph.D. CUHK
- 助理教授
- 經典與文獻專業統籌
-
傳統小學
-
經學文獻
- 清代學術
講授科目
-
文字學
-
音韻學
- 訓詁學
- 古典文獻學
- 學以成人——儒家與現代公民(通識)
- 大一國文
學術著作
1. 《王鳴盛〈尚書後案〉研究》,臺北:萬卷樓圖書公司,2020年10月。
學術期刊
- An Analysis of “Jia Shengsheng (家省聲)” of the Character “Jia (家)” in Shuowen: Exploring Duan Yucai’s Interpretation,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Character Studies, Vol.7, No.1 (2024) pp.1-24.
- 戴震《孟子字義疏證》之胡適「權三條」說辨析,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》33卷3期,2023年9月。
- 戴震「橫被四表」之說在清代的影響,《文獻語言學》第16輯,2023年8月。(與馮勝利教授合撰)
- 《大學》「明明」重言說考,《哲學與文化》第五十卷第一期,2023年1月。
- 〈《毛詩正義》引《尚書注》考疑五則〉,《中國經學》第29輯,2021年12月。
- 〈經學瓦解背景下的胡適考證學——以經史轉變爲綫索〉,《徽學》第十四輯,2020年12月。
- 〈《嘉定王鳴盛全集》本《尚書後案》點校舉誤〉,《東方哲學》第十四輯,2020年12月。
- 〈《周禮疏》引《尚書注》非皆鄭玄注考——兼論清人輯佚之誤〉,《經學文獻研究集刊》第23輯,2020年6月。
- 〈戴震「橫被四表」說的學理探討〉,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》第24輯,2019年12月。(與馮勝利教授合撰)
- 〈王鳴盛《尚書後案》引清人說舉例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》第27卷第4期,2017年12月。
- 〈鄭玄稱引《爾雅》考——兼論「《爾雅》成書于鄭玄之後」說〉,《中國經學》第21輯,2017年11月。
- 〈淺論周予同的中國經學史研究〉,《經學研究論叢》第23輯,2017年10月。
- 〈顧、劉本《尚書後案》點校舉誤〉,《書目季刊》50卷3期,2016年12月。
專書章節
1. 戴震《孟子字義疏證》之胡適「權三條」說辨析,李洛旻主編:《經學研究的傳統與新變》,臺北:新銳文創,2024年8月。
2. 戴震「橫被四表」說的學理探討,馮勝利、施向東主編:《乾嘉「理必」科學觀念與方法》,上海:中西書局,2023年11月。
3. 戰後臺灣鄭玄《尚書注》輯佚研究述略——兼及鄭氏《尚書》學研究,郜積意主編:《1945年以來的臺灣地區經學研究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23年3月。
4. 〈《太平御覽》引《尚書注》考辨——以清人輯佚鄭玄注爲中心〉,《古籍新詮——先秦兩漢文獻論集》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,2020年。
5. 〈從異文看古籍校勘——以《韓詩外傳》爲例〉,《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》,臺北: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2018年8月。
6. 〈戴震《與王內翰鳳喈書》真僞考〉,《明清研究論叢》第二輯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年11月。
會議論文
1. 試析段玉裁對《說文》「家」字的解釋,第七屆跨文化漢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-香港論壇,香港,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,2025年7月9-10日。
2. 安井息軒《書說摘要》之文獻、方法與思想——以〈堯典〉篇為例,經典的詮釋與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,2025年5月29-30日。
3. A Study on the Loss and Compiled Versions of Zheng Xuan’s Annotations to Shangshu,The Asian Conference on Arts & Humanities (ACAH2025),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(IAFOR), Toshi Center Hotel, Tokyo, Japan, May 11 to May 16, 2025.
4. 戴震文獻辨正二題,第四屆文史研究香港青年學者論壇,香港,香港珠海學院,2025年2月22日。
5. 鄭玄《尚書注》之亡佚與輯本考述,第五屆早期中國經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,珠海,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,2024年12月20-22日。
6. 《大學》「在明明德」之「清代經學」脈絡,「經學與中國文明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經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,北京,中華孔子學會經學研究專業委員會、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,2024年7月6-7日。
7. 「立言之要,在於有物」——從文論角度重探章學誠對汪中的批評,「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物與義——京港學者古代文學研討會」,香港,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、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, 2024年6月29-30日。
8. 戴震「橫被四表」之說在清代的影響,「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禮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杭州,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、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,2023年11月3-5日。
9. 鄭玄《尚書注》袁鈞本平議,「第四届早期中國經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,珠海,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,2023年12月16-17日。
10. 從胡適「權三條」論戴震《孟子字義疏證》「權」字,第一屆「經學傳統與新變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香港,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,2022年12月3-4日。
11. 〈《說文》「家」字「豭省聲」試析——兼探段玉裁之意〉,「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成立四十周年暨2021年學術年會」,上海,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,2021年6月4–7日。
12. 〈《毛詩正義》引《尚書注》存疑〉,「紀念韓愈治潮12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40屆年會」,廣東潮州,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、韓山師範學院,2019年11月22–25日。
13. 〈戴震「橫被四表」之說在清代的影響〉,「古典與現代——第七屆古典學年會」,北京,清華大學新雅書院,2019年11月1–3日。
14. 〈《大學》「在明明德」新解在清代的提出與流傳〉,「清代乾嘉學術與科學思想國際研討會」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學,2019年7月26–27日。
15. 〈從清代學者的研究看《說文》「家」字的構形取義〉,「第二屆華中大語言論壇」,湖北武漢,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,2018年11月10–11日。
16. 〈試論鄭玄注「曰若稽古」之意〉,「經史與義理——第六屆全國古典學年會」,湖南長沙,湖南大學岳麓書院,2018年10月13–14日。
17. 〈鄭玄《尚書注》本非杜林漆書本考——兼論孔氏古文本與孔壁本諸問題〉,「經學史重探(Ⅰ)──中世紀以前文獻的再檢討」第一次學術研討會,臺灣臺北,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18年7月19–20日。
18. 〈《周禮疏》引《尚書注》續考〉,「國際《尚書》學會第四屆年會暨國際《尚書》學第五屆學術研討會」,甘肅蘭州,國際《尚書》學會、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,2018年4月28–29日。
19. 〈鄭玄《尚書注》佚文辨僞——以《周禮疏》所引爲中心〉,「古籍新詮──先秦兩漢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化研究所五十周年慶典」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學,2017年12月14–15日。
20. 〈「漢達文庫」之構建與應用〉,「大數據時代的古籍進化論」,臺灣臺北,漢珍數位圖書公司,2017年11月2日。
21. 〈戰後臺灣鄭玄《尚書注》輯佚研究述略〉,「戰後臺灣的經學研究(1945~現在)」第五次學術研討會,臺灣臺北,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17年7月13–14日。
22. 〈從異文看古籍校勘——以《韓詩外傳》爲例〉,「Conference on Digital Humanities 2017: Digitization of the Humanities and New Ways of Teaching / Conference on Digital Culture 2017: Digital Art, Design and Advertising」,香港,香港公開大學,2017年6月1–3日。
23. 〈《赤鵠》非「書」類文獻考辨〉,「紀念周法高先生百年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灣台中,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4年11月21日。
24. 〈焦循引王鳴盛《尚書後案》研究〉,「2012明清研究新視野——明清領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」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明清研究中心,2012年7月9–10日。
25. 〈戴、王「光被」之爭與鄭氏家法——從《與王內翰鳳喈書》說起〉,「飛揚稱雄——第三屆成大、香港中大研究生中文論壇」,臺灣台南,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,2012年6月20–23日。